世界地球日(Earth Day)即每年的4月22日,是一個專為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,旨在提高民眾對于現有環境問題的意識,并動員民眾參與到環保運動中,通過綠色低碳生活,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。
地球是我們人類唯一賴以生存的地方,是我們的家園。保護地球,珍愛環境是每個地球人的責任。
年年都在講環保,人人都跟環保有關,我們的一舉一動都跟環保有密切關系。從日常生活垃圾處理到開車出行,從屋內家居到戶外活動都涉及到環保問題。要保護環境,首先要有環保意識和環保責任,要靠全社會力量,大家共同才能打造一個健康安全的環境。那么對于個人來講,保護環境要怎樣做呢?
1、對家中生活垃圾分類處理,有的可以回收利用的盡量交到回收站收購,有污染的物品不能亂扔。在倒垃圾的時候,多走幾步路,一定要放入垃圾箱,使清潔工容易清理垃圾。
2、購物盡可能不要使用塑料袋。購物可以使用布袋或紙袋,不要使用不易處理的塑料袋,以免對環境造成污染。塑料袋危害大,埋在地里不會腐化,燃燒處理又污染空氣。所以要使用比較環保的布袋或紙袋。
3、有危害的垃圾要回收處理。比如普通電池或者鋰電池對土壤污染比較嚴重,不要亂扔,要回收處理。現在很多地方都要回收就手機或電池,有的還可以換一些生活用品。要教育孩子不要玩電池,不要亂扔電池。
4、外出少開機動車,多騎電動車或自行車。機動車對空氣產生直接影響,所以能走路的就不要開車,既可以鍛煉身體,又能夠減排有害氣體。若路途較遠可以考慮騎電動車或自行車,一來環保,二來也能緩解交通擁堵現象。
5、低碳生活,減少污染。在家里使用電熱水器等環保電器,盡可能使用電器煮飯,有條件的地方使用天然氣,不要使用液化氣。更不要燃燒木材或者使用煤炭煮飯。對廢物要充分利用變廢為寶,不要制造太多垃圾。
6、在公共場所不隨地亂丟垃圾,不破壞綠色園林。保護環境人人有責,要從小處做起,要持之以恒。比如在戶外活動,登山郊游,要處理好垃圾,不要隨地丟棄,破壞景觀也污染環境。要愛護花草樹木,不要踐踏草坪,攀爬樹木,在竹子上刻字留言。做文明的游客,做環保的使者。